行業對包裝標識的耐候性、合規性及智能化需求日益嚴苛,從冷鏈運輸到終端追溯,需兼顧食品接觸安全與多材質適配。依瑪針對UV隱形墨水、珍珠棉專用墨水、高附著力墨水、雙墨系統(UV黑墨+UV隱形墨)、電子陶瓷專用墨水、抗冷凍專用墨水六大核心需求,結合行業特性定制解決方案,全面覆蓋預制菜從生產到流通的全生命周期。
一、UV隱形墨水:構建食品溯源的「數字暗碼」
應用場景
- 防偽標識:在鋁箔袋、塑料盒等直接接觸食品的包裝上噴印隱形批次號或溯源碼,通過365nm紫外線燈即可顯現,防止仿冒。
- 智能防竄貨:在紙箱外箱隱蔽位置噴印隱形區域代碼,配合終端掃碼設備實現物流流向追蹤,解決渠道竄貨難題。
技術突破
- 食品級安全認證:采用廣州樂迪通過FDA 21 CFR 175.300認證的化學變色油墨,無遷移風險,符合GB 31604.8遷移實驗標準。
- 高靈敏度觸發:專屬顯色筆接觸后瞬間顯色,不可逆反應確保標識唯一性,適用于即食餐盒、醬料包等高頻消費場景。
二、珍珠棉專用墨水:緩沖包裝的「抗脫落標識」
應用場景
- 防震內襯標識:在珍珠棉緩沖層噴印易碎提示、產品型號等信息,解決傳統油墨易脫落問題。
- 冷鏈物流追溯:在珍珠棉卷材表面連續噴印追溯碼,適配復卷機高速運行(200米/分鐘),確保信息連貫性。
技術突破
- 雙涂層附著力強化:
- 底層滲透層:采用納米級樹脂滲透珍珠棉微孔,形成錨定結構;
- 表層耐磨層:添加陶瓷微粉提升硬度,經500次摩擦測試無脫落。
- 柔性抗撕裂:油墨彈性模量達300MPa,在珍珠棉彎折時不龜裂,滿足生鮮食材防震包裝需求。
三、高附著力墨水:全材質適配的「萬能標識」
應用場景
- 復合膜包裝:在PE/PA復合膜表面噴印配料表,耐油脂滲透(72小時橄欖油浸泡無擴散)。
- 金屬罐蓋標識:在馬口鐵罐蓋內側噴印生產日期,耐受高溫滅菌(121℃/30分鐘)。
技術突破
- 多基材兼容配方:
- 塑料:含羥基丙烯酸樹脂,與PP/PS表面形成氫鍵結合;
- 金屬:添加硅烷偶聯劑,通過化學鍵合增強附著,鹽霧測試(100小時)無銹蝕。
- 食品級認證覆蓋:通過FDA、LFGB雙認證,適用于即食米飯、調理包等直接接觸場景。
四、雙墨系統(UV黑墨+UV隱形墨):可視化與隱蔽性的「雙重保障」
應用場景
- 一品雙碼:
- 可見層:UV黑墨噴印生產日期、規格(如“250g”);
- 隱形層:UV隱形墨噴印批次號或區塊鏈溯源碼,實現“一物一碼雙保險”。
- 智能防篡改:在包裝封口處疊加隱形墨線,開封后墨線斷裂,結合手機APP掃描即可驗證完整性。
技術突破
- 雙噴頭協同控制:
- 獨立供墨系統:避免兩種墨水混流,支持10秒內快速切換模式;
- 動態校準算法:通過視覺傳感器實時修正噴頭間距(精度±0.05mm),確保雙色信息對齊。
- 固化效率優化:采用波長分段固化技術,先以365nm固化黑墨,再以395nm激發隱形墨,總耗時≤2秒。
五、電子陶瓷專用墨水:智能包裝的「溫度哨兵」
應用場景
- 冷鏈運輸監測:在預制菜包裝內側噴印溫度傳感油墨,當溫度超過閾值(如-15℃)時,油墨顏色從藍色變為紅色。
- 新鮮度預警:在氣調包裝(MAP)表面集成濕度傳感油墨,當微生物繁殖導致濕度升高時,油墨呈現熒光標記。
技術突破
- 納米材料集成:
- 溫度傳感:采用VO?納米顆粒,相變溫度(68℃)精準觸發顏色變化;
- 濕度傳感:負載金屬有機框架(MOFs),吸潮后電導率變化率達80%。
- 印刷兼容性:通過噴墨打印實現圖案化沉積,最小線寬50μm,適配異形包裝曲面噴印。
六、抗冷凍專用墨水:低溫環境的「穩固標識」
應用場景
- 速凍食品包裝:在水餃、湯圓包裝袋噴印耐-30℃標識,經10次凍融循環(-18℃→25℃)無脆化脫落。
- 冷鏈標簽:在PE膜標簽上噴印抗凍追溯碼,耐受冷庫里的冷凝水侵蝕。
技術突破
- 低溫韌性配方:
- 增塑劑協同:采用耐寒級鄰苯二甲酸酯,玻璃化轉變溫度(Tg)≤-40℃;
- 彈性體改性:添加氫化SBS橡膠,提升油墨在-30℃下的斷裂伸長率至300%。
- 快速凍結適配:墨水在-20℃下5秒內固化,避免速凍隧道中因未干造成的粘連。
七、預制菜行業專屬優勢
- 合規性全覆蓋:
- 所有墨水通過FDA、LFGB、GB 4806.10等食品接觸認證,遷移量≤0.01mg/kg。
- 電子陶瓷墨水符合RoHS 2.0指令,無重金屬風險。
- 生產效率提升:
- 雙墨系統支持多任務并行,噴印效率提升40%,適配預制菜小批量多SKU生產模式。
- 抗冷凍墨水在-20℃環境下可連續工作8小時,減少設備停機維護。
- 智能化集成:
- 電子陶瓷墨水與物聯網(IoT)平臺對接,實現溫度、濕度數據實時上傳云端,異常預警響應時間≤1分鐘。
- 隱形墨水與區塊鏈技術結合,構建從生產到消費的全鏈路可信追溯體系。
通過依瑪多油墨體系的協同應用,預制菜企業可實現從包裝標識到智能監測的全鏈條升級,在滿足食品安全法規的同時,顯著提升品牌信任度與供應鏈透明度。